一个诗意的女人
手捧罗兰的《雨也潇潇》,很是惊诧,没有前言序语,更没有后记题跋。倒是⼲⼲净净。它是“国中现代经典散文”系列十册之一。全书共102篇30余万字,由《在庙里的⽇子》起兴,至《话来生》,完成人生的一个小小轮回。只有怀抱着赏心乐事的趣情,从字里行间去捕捉、拼集作者相关的信息了。
掩卷之际,
一个诗意的女人促膝谈心般对坐于你的眼前了。她把社会动

带给人生的苦难阅历磨砺为一粒粒圆润的珍珠,以乡情、爱情、友情、亲情为彩带,穿成了一串别致的独具史诗情韵的项链,闪烁着华年的璀璨的光芒。
从这绚丽多姿的背景中,款款地走来一位⾝着旗袍带有古典神韵之美的智慧女子。她用沉勇的智慧穿越了陆大与湾台间的时空隧道,以一颗博爱的心灵跨越了两个世纪的事事风雨,经历了由童年到暮年的人生之旅,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以她至真至善至美的优雅情怀,描绘着诗意的精美人生画卷。收获了家庭和事业上的双丰收,不啻为一个幸运且幸福的女人。
乡情切切,娓娓道来。“做国中人真骄傲!我们有那么大的国土,那么久的历史,真骄傲!”陆大的风,北方的寒冷,故乡的雪,历历再现如昨,都在她的笔下有了隽永的魂魄。
“能出生在一个像五四那样崭新的年代”推算出她出生于1919年。童年,似乎是随家人躲避战

,颠沛流离,亲历⽗辈们把荒凉海滩建成了工业都市。少女时代,就读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师音乐系,歌声放飞着梦想。十九岁到偏远的寒村任教两年之久。后来呢?进⼊天津广播电台。
1948年4月底,独自飘过了海峡“穿着以北方季节作标准的薄呢旗袍”出现在湾台电台台长姚善辉先生面前时,以自信的谈吐“我相信您不会不给我一个工作…”赢得了在湾台“警广”主持音乐及教育节目之职,长达32年。从事广播之余,用心写作,著有《罗兰小语》等十几种书,刊印几万册。她的作品深受国中传统文化的影响,蕴含着深厚的国中文化的底蕴,含蓄、隽永;洋溢着国中式的哲思,睿智、通达;体现出对现代社会的深层思考,深刻、清醒。2003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终⾝成就奖”
相隔大半个世纪的两个女人,相较而言,有几多相似的经历?我也曾到类似那“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的世外小山村任过教;也经历了那“彷徨无主地坐在窗前,看着对面⻩泥墙上的⽇影慢慢升⾼,慢慢退去”的形单影只,及一盏青灯伴天明的凄清、孤独与落寞。清苦中,她收获了唐诗宋词与《红楼梦》的滋养与浸润,受益终生,文字着了典丽的神韵。我一套⾼考复习资料,夜夜相伴,扣开了大学中文系的院门,从朴拙中登堂⼊室,一路向爱,直至摘取硕士研究生的凭文,收获了心灵上的四十余万文字。
当我大学毕业,⽑遂自荐,站在陌生的校长面前:“我不想听到一个让我失望的消息。”校长情急之中,一拍桌子:“我绝对不会叫你失望,明天你来试讲吧!”这历史的一幕,何其相似?
爱情真真,把握机缘。“维持感情的平衡,家庭才可稳固。”三十余万字的文集中提到爱人的不过三言两语,有缘千里来相会,一言以蔽之。至于怎地相见,如何恋爱,终于嫁给了做世界

通讯社的记者,生有二男一女,且都培养成人“各安理生”都不赘述。洋溢在字外的是温馨幸福的家庭,令人羡慕。同时她享有职业女

事业有成的喜悦,又兼得贤

良⺟的自豪。
千里姻缘一线牵,不是列车上偶识的那对老夫

,怎地就嫁了优秀的他?诚然,儿子⾼考一举中的,那么我对生活还有什么奢求吗?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那气死的人儿,是失却了一颗平淡的心。我和罗兰比人生,比幸福,是把她当成了一面镜子,从中照见自己的美丽人生。当然,也有美丽光环后的瑕疵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她那⾼蹈而不张扬的处事风格,令我肃然起敬;她那温润而富有趣情的家庭生活,令我

羡;她那崇尚自然而又淡泊宁静的情

,令我仿效追寻…我从中知道了何去何从。
她说,诗不过是把自己一时情绪的涟漪用字句勾画出来而已,是不必给别人看的。也正因为不想给别人看,所以才都是自然流露发乎真情的东西。不管它们在其他的方面怎样,至少占了一个“真”字,真的东西总有它美的地方。
友情眷眷,淡然⼊世。“培养一份友情,真如培养一颗珍珠。”一个社会名流,她巧妙地逃离俗务、琐事的牵绊,给自己一片心灵上的自由空间,过隐士般的⽇子。山⾕寻幽,雨中散步,灯下随想,海边听嘲…物

铜臭莫能侵蚀其圣洁的心灵,时髦崇洋莫能移其骨子里的国中情结。
一步一个脚印,⾝着旗袍,撑一把天蓝蓝的透明伞,细雨霏霏中款款地走来。像一幅透着古典神韵的画,画中的人儿神情恬淡,眉宇间透出宁静致远的博大

襟。她不做女強人,女強人太累;她不做单⾝贵族,单⾝者太孤寂冷清;她不做时尚的明星,明星找不到降落的着陆点…
她安于做一个平凡的女人,用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着职场和家庭的品位及品质,最终,于平凡中收获着非凡的人生。
亲情殷殷,⾎浓于⽔。“真的不要流泪!为了⽗亲,我要快乐!不管我心中有多少眼泪!”她的

情诚坦率真,彻悟生活的真谛,没有矫

造作之态。她的文笔灵动,气韵通畅,如风行⽔上。汉字在她的笔下赋有了生命的灵气与律动。遣词造句又是那么的贴切,信手拈来,皆成妙语,恰切得出神⼊化。
由欣赏她的散文随笔到欣赏她的小说,爱屋及乌,爱不释手。恨不得把她的每一句话都镌刻进脑海中,收蔵至永久,抑或是消化、昅收,转化为自己笔下的灵魂奔涌而出。
她在《也是爱情》中,是这样描绘一双眼睛的:他又想到那对带雾的眼睛,是那一层雾,隐蔵了她的浓度,但也是那一层雾增加了她的魅力。那一层雾在消散,代替的是一脉融融的光,这光在闪动,迅速地变成了晶莹的泪⽔…她的眼睛带着悦愉的笑意,但没有驱散的是那一层雾。雾里的笑容,在悦愉中,显得凄

…凝望着雨景,雾蒙蒙的,不知是那雨景,还是她的眼睛。
人间真情是她文字的主旋律,恬淡、宁静、雅致是她文字的灵魂。潇潇细雨是她播撒在字里行间的碎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至此,我们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爱恨情仇名利得失?
冬天在外面,舂天在我们心里,在爱里,在暖香里…
m.uX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