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辰灵文集 下章
基督徒九宗罪之懒惰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懒惰的时候,可是大多数人,更习惯于评判懒惰是不好的、错误的、不应该的,并让自己变得勤奋,而不是去觉知自⾝懒惰背后的原因。基督徒对待懒惰,更是充満评判,而不向內省察自己。通常,懒惰的状态跟自我的无精打采、无精力有关,也跟不愿上进和不愿接受生活上的挑战有关。基督徒的懒惰也会表现出这些状况,而除此之外,基督徒还会刻意追求灵的上智慧,以保持內在的平静,并借这样持久的平静,来拒绝面对生活和现实——当然,我指的并不是拒绝读书、就业、升迁,我指的是拒绝面对这世界所呈现出来的事物。

 首先,我要谈论的是基督徒的缺乏生命力的状态。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也是生命力的最基本来源。当一个人拼命庒抑时,他的生命力是受到威胁的;基督徒便是如此。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喜庒抑,但是,他们却始终被他们的《圣经》诫命所束缚。他们不准吃⾎,不准离婚;他们不准看不雅的照片,不准听摇滚的音乐,也不准看缺乏灵的影视剧;他们不准阅读与《圣经》教导不相符的书籍,也不准与学佛者或拥有其他宗教信仰者深⼊谈论和分享彼此的见解与灵体验。基督徒的信仰,在他们的认知里面设定了“自由”这个词,但是,这个“自由”并非当我们活在当下所充分体验到的自在,而是一种被约束的安逸。犹如一个不会犯错的乖小孩,始终都处于‮全安‬的帐篷之下。这些束缚,是约束一个人的生命力的。当束缚合理时,它会有创造和建设的功效。但基督徒的束缚却远远超出应有的界限,使得他们不得不依赖于这一紧⾝⾐过⽇子。当基督徒从小或信主后被告诫应该怎么样或不应该怎么样时,他们会变得小心翼翼。这种小心翼翼的生活倾向会使他们堕⼊懒惰的诡计当中。他们会变得不敢接受生活的挑战,他们不敢去做那些看起来像或本是违背他们信仰的事情。他们会变得静止不动,成为一具僵硬的尸体——丧失生命力的人。

 其次,我要更详细地谈论基督徒追求平静——对基督徒而言,他们称这种平静作平安——并以这种平静来逃避去面对那些会扰他们平静的事物。这些事物通常都处于他们信仰的评判之下。当一个人活在当下,并且充分地与他的生命之源联结时,他确实会有平安,他的心也会清澈如镜。但是,我们却能够自我觉察,去觉知我们內在的这种平安是否是‮实真‬的,还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假象。那真平安,是不会被任何事物搅的,而它也能够包容任何企图搅扰它的事物。因为那真平安是爱的呈现,而爱又会使我们充満活力和生命力,它会使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所以,假如我们的生活以及內在状态一直处于不变,并且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对生活及外在事物的抗拒,那么这种平静可能不是真平安,而是一种死寂。基督徒尤为需要觉知这一点。基督徒可以去照照镜子,用自己的心去观看自己的面容,看那是否是一副僵硬的脸。

 我认识一名基督徒,他是一个学业和生活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可是,他对自己却有许许多多的要求。他在听音乐、看影视节目、读书上,都有非常严格的约束——一种严格的筛选。他限制自己不能踏⼊‮乐娱‬场所,不能玩游戏,甚至不能表达情绪和感受。我记得他说过最荒谬的一句话是“基督徒不应该将自己的心情记在QQ的个签名上,因为这样会不荣耀上帝。”我在开头所说的懒惰,从一个人的整体去观看,是一种死寂和失去感觉的状态。人的感觉原本是非常灵敏的,因为感觉是不需要依靠后天学习的,它是自有永有的。人的躯体感觉,如痛觉、视觉、嗅觉、触觉等,还有人的心理感觉,如各种情绪体验、情感体验等。但是,当基督徒陷⼊保持內心的死寂并逃避面对现实时,他们实际上是活生生了剪断了自己的“神经”并让自己⿇痹,失去感觉。当一个人失去感觉的时候,他是没有能力去爱的。我刚刚提到的这名基督徒,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心理学家和现代的⾝心医学发现,人的⾝体疾病总和心理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虽然没有因果关系,但却有类比关系。患心脏病的人,他的心理问题是缺乏爱心。当然,并不是所有缺乏爱心的人都会患心脏病。但是,当缺乏爱心的问题丝毫没有被当事人觉知时,他的⾝体就会充当友好的帮手,来帮助自己觉知自⾝的心理问题。上面提到的那名基督徒,他的全家,在当地的许多教会都是非常闻名的——以爱心闻名。但是,他们一家四口却有两口患有心脏病。在我与其他人跟这名基督徒相处时,我们‮实真‬地体验到,他所说的话语,以及他的行为,都是无情的,跟爱搭不上任何关系的。他的心脏病,揭示了这一真相。心理学界和⾝心医学界都有一句共同的行话:⾝体让我们变成诚实。

 基督徒对许多事物的理解和观念,都是扭曲的。基督徒把“強暴”当作“公义”把“限制”当作“自由”把“失去感觉”当作“爱”把“死寂”当作“平安”…他们不愿意去觉察內心那些被扭曲的部分,因为恐惧仍在他们心中威胁他们。他们从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內心的深处,而是借用自己的信仰,来逃避面对內心的空缺。真正的爱是包容一切的,就如宇宙一样,一种全然的接纳。基督教的上帝只爱那些信靠他的人,并为那些不信他的人预备了地狱。在心理学的研究里发现,上帝几乎都是处于愤怒——我更喜用“暴怒”一词——的状态的。这样的上帝,确实与那本就是爱的生命之源相差甚远。只有当基督徒能够觉知到这一点时,他们才能够走出这一步,并体验到那能让他们豁然开朗、头脑清醒和神志清明的爱。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不管是⾝体上的问题还是心理上的问题,当然也包括灵上的问题(严格来说,灵是不会有问题的)。  m.UXiXS.cOM
上章 辰灵文集 下章